大寒时节过新年_散文随笔

大寒是二十四节气中的最后一个节气,是冬去春来的转折点,也是天气寒冷到极点的意思。《授时通考天时》引《三礼义宗》:大寒为中者,上形于小寒,故谓之大寒气之逆极,故谓大寒。此时我国大部地区进入到一年中的寒冷时期,到处呈现出冰天雪地、天寒地冻的严...

大寒是二十四节气中的最后一个节气,是冬去春来的转折点,也是天气寒冷到极点的意思。《授时通考·天时》引《三礼义宗》:“大寒为中者,上形于小寒,故谓之大……寒气之逆极,故谓大寒。”此时我国大部地区进入到一年中的寒冷时期,到处呈现出冰天雪地、天寒地冻的严寒景象。还有诗云:“蜡树银山炫皎光,朔风独啸静三江。老农犹喜高天雪,况有来年麦果香。”过了大寒又立春,即迎来新一年的节气轮回。

大寒时节,意味着一年的日子很快就要过完了,春节忙年的味道也一天天浓了起来。尤其是在乡下,农人们一年的辛勤劳作停下了,接下来的时间里,人们都以隆重的民俗和欢喜的心情来庆贺这一年来的辛苦和收获,迎接着新年的到来。

腊月初八俗称“腊八日”,不知不觉间拉开了新年的帷幕,年味渐渐浓了起来。腊月二十三称为“小年”,是新年的开始。“小孩小孩你别馋,过了腊八就就是年……”听着电视屏幕上孩子们朗读着书上的童谣,我仿佛闻到了腊月里的年味。 记得小时候每到这天,母亲都会盛上几碗食品摆放在正屋的桌上,辞请灶王爷(传说这一天灶王爷就要离开每家每户去天庭)。母亲说:“我们过年可不能忘了灶王爷,他老人家祈请上天保佑咱们一家老小平安如意,幸福健康。今天他要向天庭汇报一年的工作,我们好好给他送行。”正是这种沿袭了一代又一代的民间习俗,给人们的精神世界带来了莫大的抚慰与寄托。之后是大扫除,俗称“扫屋”,就是清除屋子里的灰尘、杂物,家人一起动手,看着焕然一新的老屋,成就感油然而生。

小年一过,家家户户就更忙了,家里每个人的衣物都洗得干干净净,被褥要借着好天气赶紧洗晒,剪窗花,贴年画,炒瓜子,煎鱼剁肉,炖煮蒸烧…… 我和哥哥的任务就是擦玻璃。擦玻璃是有诀窍的:首先要用抹布沾着洗衣粉水把玻璃轻擦一遍,擦拭掉玻璃上附着的灰尘,趁着没干再用报纸均匀地擦拭,吸净水分,最后用干净的卫生纸用力把残留的污渍擦掉,伴随着玻璃“吱扭吱扭”的有节奏的响声,玻璃就会明亮照人,非常的干净……

那时寒假放的很早,偶尔约上几个要好的伙伴去集市上买了鞭炮回家慢慢地燃放:二踢脚最威风,在地上一声脆响之后能冲到空中再发出另一声震耳欲聋的炸响,极具震慑力;而摔鞭不用点,只要用劲朝地上一摔就会发出尖而脆的响声;一支红纸小草鞭更是男孩子的最爱,一个个拆开,装进新衣口袋里,溜出家门找个避静的地方慢慢燃放。

宋代王安石曾写道:“爆竹声中一岁除,春风送暖入屠苏;千门万户曈曈日,总把新桃换旧符。”春节是中国五千年传承下来的一个古老的习俗,寓意着新的开始,不管过去是顺境,还是逆境,春节的到来都会给人带来新的希望和企盼。最重要的仪式基本都在年三十(即除夕)举行:家家户户张灯结彩,贴春联,挂灯笼,用不同样式来装扮新年。晚上,会听见外面震耳欲聋的鞭炮声,都会呈现出万家灯火通明、烟火盛开的景象,无数盏形状不同的街灯和路灯全亮了,大放异彩,与五颜六色闪烁着的霓虹灯交相辉映。一个个大红灯笼高高挂起,举目望去,一片纱灯点点透着火红。大年三十晚上的主题便是鞭炮,“嘭、嘭”一串串烟花拔地腾空而起,缤纷的烟花如花绽放,宛如流星,赶走了过往的阴霾和不快,用五彩斑斓给人们带来新的希望。除了鸣鞭炮外,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,都会给亲朋好友送上节日的祝福和感谢,道一份新年的祝愿。不同的方式传递的都是感情,是让生活充满温暖和力量的爱的传递!

放完鞭炮之后,家人们便围坐在一起看春晚。此刻的温馨画面是辛苦打拼一年的回报,更是对新的一年的美好祝愿。小时候的年夜饭虽然简单,无非就是凉拌白菜、几样炸鱼和藕荷、油炸花生米等,父亲打开一瓶侯镇宏源老酒,慢慢地品饮,饭虽简单但情义浓浓。三十晚上大人们基本不休息,伴随着新年的钟声敲响,他们也要动身前去争抢头一注香火,祭拜先人和神灵,抢得一个好彩头,意味着来年红红火火。 零点钟声敲响那一瞬间,家家户户就会放上一挂红鞭炮,直到春晚最后压轴歌曲《难忘今宵》结束,人们才关了电视,进入梦乡。清晨早早起来,煮饺子放鞭炮,儿女们给父母拜年,走出家门,成群结队给村里的老人拜年,那场面特别壮观……

大寒过后冬去春来,季节正在翻页,一年又一年的日子又走进了新的一年。 我坚信:新的一年,将是一个全新的开始,站在这个新的起点上无惧风浪,所有的梦想一定能绽放出灿烂的花朵和结出丰硕的果实!

上一篇:风景_现代诗歌
上一篇
下一篇